阳江沙扒湾旅游景区
沙扒湾,隶属于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,地处阳江市西南部偏隅一角,境内无高速、无国道、无高速铁路经过,交通区位较为落后,未来会有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穿过该行政区域以及镇区。东邻上洋镇,南临南海,西与茂名市电白县岭门镇隔海相望,北靠儒洞镇。
沙扒湾(前名叫沙坪、北雅)城镇化率程度高,2003年之前无下辖乡村,城镇化率一度高达100%,同时也是一个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镇,沙扒海湾长约3公里。
沙扒下辖4个行政乡村:渡头村、来福园村、乌石头村、前步村。沙扒湾行政区域面积38.33平方公里,镇区面积9.2平方公里(不含山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)。
据2022年阳江市统计年鉴:本镇区总人口约1.6万余人(含在外务工求学等流动人口) ,行政区域总人口约33045余人(含下辖4个乡村人口)。镇内拥有可观数量的酒店和民宿旅馆。
1995年以前沙扒镇区面积限于环城路和海滨大道以西一带,约为1平方公里,2003年前无下辖乡村。如今的光明路以北在当时为海仔湖范围,光明路以南,环城路以东至沙巴岛一带在90年代皆为农田。海滨大道以东和如今的旅游大道都为白额岭山脚下延伸的小山坡,为90年代出入沙扒主要的交通要道。
明末清初时,沙扒因地处海南到广州的中点,常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航道的中转和补给港口,一度发展为渔港重镇。大约在民国年间,阳江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:“大澳赚钱大澳花,东平赚钱不归家;去到闸坡犹自可,千祈无好落沙扒”。诗句中道出了清中叶阳江风行一时的四大渔港,销金蚀银不归家,是当时阳江港口商业发达的写照。纵有再多钱财也千万不要到沙扒的诙谐告诫,足见当年沙扒的歌伎魅力和市井繁华。
时光飞逝,如今的沙扒湾,摈弃了曾经的俗气与喧嚣,回归自然、静怡、悠闲与浪漫,并以其弹丸大小的区域独有的山、海、湖、岛、湾、泉皆具的原生态滨海风光,以及勤劳、纯朴、热情的沙扒人和原滋原味的渔家文化,让千千万万远道而来的游客如痴如醉、流连忘返。
交通情况
地处阳江市西南部偏隅一角,境内无高速、无国道、无高速铁路经过,交通区位较为落后,未来会有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穿过该行政区域以及镇区。若有高速铁路经过将会更好带动该地区及周边的发展。
经约17公里S282省道沙扒公路与G228国道相接。